2019年11月5日下午2点班,作为本学期实践周系列活动之一,国际关系学院的高年级全体教师在教学楼C106开展了“精彩一堂课”教学交流与观摩活动,李淑蓉、张国玺、李海英、胡志勇四位老师分别代表高级英语、时政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语言学导论课程组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展示,其他老师观摩并参与了讨论。
李淑蓉老师首先为大家展示了《高级英语》的课程总体概括、对学生在五个认知层面的培养、推荐的阅读书目,并用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高级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和篇章意识,如何有效使用图表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如何根据不同的文章提炼教学重点,将文章赏析和写作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
第二位展示的是张国玺老师。张老师的主讲课程为《时事专题听力与解析》,这门课程充分体现了国际关系学院学科融合、双轮驱动的特色。本堂课展示的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张老师课程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学选材新颖别致,授课过程激情澎湃,英语表达流畅地道,有效地将外语学习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在一起。张老师选择了电影《战狼2》、崔西-刘欣辩论、英国卡车死尸案等热点话题材料,在图文并茂、漫画、视频等多种模态的语言输入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对媒体报道的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既培养了学生明辨力和国际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对深度话题的英文理解和表达。
张国玺老师
第三位展示的是李海英老师。李老师所授课程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她首先介绍了课程的总体要求、推荐书目、授课重点和评价方式,然后重点展示了“网络环境下仿写翻译教学步骤”。该教学方法选材独特、新颖有趣,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在翻译练习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第四位展示的是胡志勇老师。胡老师所授课程为《语言学导论》,胡老师以深厚的学术涵养、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底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语言中的任意性和相似性”。胡老师教态沉稳大方,语言清晰流畅,所授内容条理清晰,将晦涩难懂的语言学理论用生动的实例分析化繁为简,并善于用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的思考,形成对语言学理论的充分理解。
任虎军老师点评
课堂展示结束之后,任虎军老师、魏涛老师对以上三位老师的授课分别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表现,也指出了可改进之处。随后,参加观摩的老师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了各位老师的特色和闪光点,并针对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在交流活动中深受启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