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动态 > 中心动态 >
发布时间:2020-01-17阅读:

  2019年114日至8日,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2019-2020学年第1学期实践周系列活动。本次实践周是学院统筹推进的第“外交外事”实践周系列。 本次“外交外事”实践周在保持原有基础类、综合类和创新类3大类的基础上,共举行了25项、57场次。在“双轮驱动、复合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院实践周活动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老“联袂”,相得益彰。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我院皆有新进教师和大一新生加入“国关大家庭”。新进教师活力无限,对工作充满激情;新入校的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活满怀期待,迫不及待想了解全貌、想参与所有活动。老教师经验丰富,教学工作驾轻就熟;老生对学习有一定积累,有众多经验可以学弟学妹分享。

本次实践周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了新、老教师和高、低年级学生的合理搭配。教师方面,大部分活动形成新、老“联袂”。“精彩一堂课”,即授课大赛,以新进教师为绝对参与主体,由经验丰富、授课效果好的老教师作点评嘉宾。领保大家谈、国关读书会、师生座谈会等活动同样注重新、老教师的合理分配。学生方面,为使大一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帮助他们更快成长。本次实践周,既为大一学生量身定制了“朋辈分享”等活动,也有针对性地要安排了参与新闻报道与政治讲座、欢唱英文歌、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暨交流会等以大一新生为主体的活动。

“精彩一堂课”颁奖现场

第二,校内、外“联营”,相辅相成。开放办学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的显著特征,我院的实践周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我院实践周的开放性突出表现为校内、外“联营”。

我院实践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安排的空间上和参与人员的来源上。在空间上,一定程度上现实了校内、外有机联合。本次实践周中的“茶文化活动”,在南滨路闲隐茶楼举行。这是本次实践周唯一一个在校外举行的教学活动,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在参与人员上,我院同样较好地做到了校内外“联营”。实践周活动以本院师生为主体,但同时也邀请了校外教师与学生前来我院参与相关活动。阅读与人生讲座的主讲嘉宾郭雪莹、区域与国别研究论文大赛的特邀嘉宾钟准,均来自其他高校。此外,还有来自兄弟院校的学生参与了区域与国别研究论文大赛等活动。

区域国别论文大赛开幕式学长经验分享现场

第三、多种形式“联动”,相映成趣。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我院实践周活动的形式基本已经成型。宏观上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类、综合类和创新类3大类。活动的具体形式,已经基本形成了竞赛型、模拟型、讲座型、学术型、联欢型、论坛型等八种。

不同的活动形式,能提升学生的不同实践能力。竞赛型活动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模拟型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实操能力;讲座型、学术型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论坛型注重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联欢型促使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自我展示。

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学生演讲现场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关院本次实践周活动,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兄弟院系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参与下,实现了多方联动、多元一体。

国际关系学院

20191113